打樁木在不同季節的存儲需根據氣候特點采取針對性措施,以確保其物理性能和施工適用性。以下是主要季節對存儲的影響及應對策略:
春季:空氣濕度大且多雨,木材易吸潮膨脹,含水率升高可能導致強度下降或霉變。存儲時應架設防雨棚,底部墊高30cm以上避免地面返潮,堆垛間保留10-15cm通風間隙。需每周檢查堆垛表面濕度,發現霉斑立即用5%次溶液擦拭處理。
夏季:高溫(>35℃)加速木材內部水分蒸發,易引發干裂變形,紫外線直射還會導致表層木質素降解。建議采用雙層遮陽網覆蓋,日間噴灑霧化水保持環境濕度在60%-70%。同時需加強防蟲處理,每兩周噴灑1%氯菊酯溶液,防止白蟻等蟲害滋生。
秋季:晝夜溫差可達15℃以上,木材易因熱脹冷縮產生應力裂紋。此時應避免露天暴曬,采用半封閉式倉儲,保持溫度波動<8℃/日。北方地區需在霜降前完成含水率控制,使木材平衡含水率降至12%-15%,防止冬季凍脹。
冬季:低溫(<-5℃)會加劇木材脆性,含水率>18%時易發生凍裂。存儲區應配備溫度監測,當氣溫低于-10℃時啟用暖風機維持環境溫度>0℃。降雪地區需及時清除積雪,避免超過200kg/m2的雪荷載導致堆垛變形。
全年管理中需注意:1)新伐木材需在采伐后30天內完成防腐處理;2)不同材種(如松木、橡木)應分區存放,松類需加強防脂溢處理;3)存儲周期超過6個月需進行二次倒垛,消除內部應力。通過季節性動態調控,可使打樁木的力學強度保持率提升40%以上,有效延長存儲周期至18個月。